铜罐驿—遇见铜罐驿|老王住七楼
2021/7/26 9:50:22 http://www.cqwlzjw.com 来源: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
遇见铜罐驿
陈超将写好的辞职报告放在了书桌上,背着背包,拿着去铜罐驿的火车票,出发了。
校招来到重庆上班已经大半年了,高压工作让他疲惫不堪,这一次,他想去朋友们说的铜罐驿看看,都说那是个能治愈和放松的地方。
坐上了在去铜罐驿的绿皮小火车,这趟旅行就开始了。
火车开的很慢,每一个站都会停靠,车厢里的人不多,都望着窗外,仿佛各有心事,又好像都在欣赏风景。
陈超已经记不得自己多久没有这样坐在窗边发呆了,除了繁忙的工作,原来还有生活可以品尝。
火车到站,陈超下了车,铜罐驿是个小站,小到会被很多人忽视。
这里没有什么摊贩兜售东西,更没有人大声叫嚷,偶尔来坐车或者下来的人,都显得很散漫,就像散步一样,一点都不着急。
陈超背着包,走出了车站,外面的空气很清新,空气很湿润,闭着眼睛细细听,能听到远处江水的声音。
这是一座历史与现代夹杂在一起的小镇。
街道并不宽敞,但丝毫不显拥挤,偶尔会有车辆过往,和行人都达成了某种默契,车开的慢,人走的更慢。
街边是露天的茶馆,摆上许多张桌椅,老人坐在一起喝茶,说着他听不太懂的当地话。
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古建筑,仿佛都是上了年纪,在默默地述说着岁月的故事。
坐上小巴车,陈超很快就来到了英雄湾村,这里有一个天主教堂,修建在山顶上,要上去只能走路,沿途新修了道路,两边都是花草,和古建筑相得益彰,看上非常的美丽。
进入教堂,高大的哥特式将,百岁高龄的巨大仙人掌和合欢树,还有那历史悠久的学堂,仿佛都在向人们讲解着这里的故事。
在那烽火岁月里,这里曾经是许多英雄的庇护所。
百年变迁,物是人非,不变的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勤劳和善良。
遇到的每一个人,都面带笑容,对生活充满了希望。
宽敞的院落广场,是用来晒稻谷的,虽然还没有到丰收的时候,但单看每家农户门前挂满的农具,就可以知道这里即将展开的忙碌。
生活就是如此,辛勤却有收获。
“老乡,铜罐驿古镇怎么走?”
“古镇啊,远得很哦,我给你说嘛!”
去古镇的路,正在维修,而且要穿过一个桥洞,上面还有绿皮小火车经过,穿过去,就仿佛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。
古镇正在搬迁,居民已经很少了,整条街道显得很冷清,偶尔有条黄狗跑来跑去的追着鸡玩耍,一家豆花馆,一家老式商店,算是这里人气最旺的两个地方。
这里曾经是繁华的货运和民生码头,但最终被遗忘在了岁月中。
再往下走,就是江边了。
江风吹来,让人感到一身舒爽,站在古镇上,仿佛有穿越回几十年前的感觉,木制竹楼,重庆特有的条石阶梯,老式电线杆,一种怀旧的气息。
这些即将消失的街道,建筑,都人的心逐渐的安静了下来。
老人坐在街边闲聊,说这里出土过古代巴国的兵器,还有许多的墓葬坑,出于文化保护的原因,没有进行开采工作,所以这里的人,其实是和许多的文物生活在一起的。
巴蔓子的传说,陈超一来重庆就听说了,想不到竟然还和这里有这样的联系。
文物见证的是岁月,人见证的是历史。
走了一天,原本应该是很疲惫的身躯,却越来越有活力,这个古镇很古老,但又很年轻,偶尔能见到的全新建筑,宣誓着这里的未来。
这里确实是一个治愈和放松的地方,让人的心灵可以静下来,疲劳可以缓解,陈超将自己的见闻收整了一下之后,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似乎放下了许多,准备以更好的状态回去上班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