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风游记 |时光已逝,文化留存 ----访龙兴古镇(必三页 )
2017/3/21 17:29:10 http://www.cqwlzjw.com 来源: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 必三页
我知道,一定有许多人同我一样,心中装着个民国梦。
而民国,却是乱世,民国历史离我们那么远 ,却又这么近。远到斯人已逝,近到两江国际影视城处处皆有民国情怀。
我喜欢民国时期女人们的服装,一袭华美的旗袍,不管是燕肥还是环瘦都凸显出女人们的绰约风姿,内里内外彰显出女人的华美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旗袍才是中国女人的国服。
民国时期的名女人多到数也数不过来,像文艺小资鼻祖张爱玲,第一才女林徽因,京剧名伶孟小冬......这些生逢乱世的女人,个个身怀绝技,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,他们都是我极尊敬的女人。
每一个人,皆有故事。
人虽凋亡,故事远未结束。
怀念,除了喻示我们不忘初心,更让我们在喧嚣的都市有了些许精神寄托,因为那历史,将越走越远。
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地处一路向北的渝北区龙兴工业园,简直就是民国时期重庆的缩小版啊,解放碑、新华社、国泰戏院旧址等等历历在目。
穿梭在街道上,偶尔还能邂逅军统特务、旗袍舞女、三轮车夫......甚至是看见古董级的军车、总统也不足为奇。
刹那间,仿佛我也置身民国,穿越成一个游子,看满街的人头攒动,满眼的末世繁华。
这一天,雾气氤氲,迷雾重重的街道更显几分烟雨江南的气质,我已幻化成撑着油纸伞的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,结着愁怨却又满心欢喜。
我娉婷地行走于春天的民国街,经过永安百货、钟表行、绸缎庄......热闹的街,迷人的眼,我已忘记我是谁。
如果光有空灵的建筑物,那多少是让人失望的,而建筑物有了故事,那些历史过往仿佛已经呈现在眼前。
离两江国际影视城不远的龙兴古镇,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影视城像城里,而龙兴古镇,是更接地气的街。这里有卖阴米、麻花、小菜、古镇豆干、手工红糖、纪念品 ......
游人如织,街道里有寺庙更有基督教堂,更有摆放那列祖列宗的牌位祠堂。龙兴古镇长约1500米,走累了,寻个茶馆,喝茶,打牌。
信步来到一院落,民清建筑风格,买票入院,典型的三开五进式建筑。中轴线式庭院,第一进门厅,临街门脸房分立两旁,第二进是普通的会客厅,第三进是正堂,也是祭祖的地方,上方摆放神龛,下设供奉祖宗牌位,第四进是贵宾客堂,家具摆放颇有讲究,主人房和二姨太房分立左右,房间均摆放雕花大木床,木柜子,椅子,成色均很久。主人房里有木楼梯直通二楼,楼上是主人的书房以及三姨太房间。出第四进有一狭小天井,光线欠缺,这里就是所谓的后院,小姐的绣楼赫然在目。踩着吱嘎着响的木楼梯,在幽暗的屋子里,老式家具散发出陈腐的气息,那些古物,早已蒙蔽,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,便已没落。
好在,龙兴古镇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,这里历史悠久,风貌古朴,有帝王文化,宗教文化,川渝文化,饮食文化,积淀的历史底蕴深厚。值得后人驻足,感受浓重的文化气息。
作者:必三页